9月29日,“印见荣光——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、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国职工篆刻作品展・上海巡展”于上海工人文化宫启幕。
步入“群星闪耀”板块,一面汇聚全国各行各业、各个历史时期的功勋模范的劳模功勋墙率先映入眼帘。这面功勋墙由刘双工作室设计,以“群星闪耀,辉映八方”为设计理念,劳模人物群像为脉络,通过四种不同的艺术风格,融合空间叙事与城市意象,使墙上的功勋模范们如同闪亮的群星般辉映八方。
据介绍,功勋墙以整幅画面铺开叙事,通过篆刻风、白描风、铜版画、木刻风四种艺术技法,精准捕捉不同领域劳模的精神特质。
聚焦邓稼先、袁隆平、钟南山、王振义等科研领域功勋,线条苍劲如刻石,每一笔都透着深耕学术、攻克难关的执着;细腻勾勒屠呦呦、樊锦诗、黄宝妹等女性劳模形象,流畅灵动的线条尽显柔肩担重任的温婉与坚韧,其清雅质感恰如其纯粹的职业初心;取自欧洲的古典铜版画细密线网勾勒的一种形式,传递人物沉静而深刻的精神内核,呈现包起帆、孔繁森、谢晋、李雪健等文化与实干领域模范,金属般的庄重质感映射出他们以专业传递时代精神的使命;塑造王进喜、时传祥、赵占魁等劳工群体代表,刀刻般的粗犷线条凸显劳动者的力量感,质朴笔触正是劳工精神的生动写照。
百余位劳模以群像姿态呈现,既保留个体神情与姿态的鲜活细节,又通过风格归类形成群体共鸣,使“人民的楷模、国家的栋梁”形象更加直观可感。
在叙事脉络上,功勋墙面采用了时间与空间的双重设计巧思。在时间维度上,劳模按获得荣誉的先后顺序排列,从老一辈开拓者到新时代建设者,宛如一部可视化的劳模精神发展简史,清晰展现“爱岗敬业、争创一流、艰苦奋斗、勇于创新、淡泊名利、甘于奉献”的精神传承轨迹;在空间维度上,一道红色丝带如历史长河贯穿画面,既象征劳模精神的源远流长,也寓意不同领域、不同年代的模范在精神层面的共鸣相连。
功勋墙面底部的“红色地平线”与上方的劳模群星形成“地承群星、星耀大地”的共生图景,既以鲜明的上海本土特色锚定展览地域属性,更让“人”与“城”的联结直观可触。地平线之上,中共一大会址、上海市总工会、上海市工人文化宫、陆家嘴建筑群等地标以剪影铺展,这些地标不仅是城市的地理符号,更是劳模的奋斗足迹与城市发展脉络的共同见证者。
作为 “印见荣光”系列展览的重要部分,上海巡展的劳模功勋墙与此前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“印见荣光——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国职工篆刻作品展”功勋墙形成南北呼应。
印见百年工会荣光,镌刻时代奋进华章。这面由劳动者创作、为劳动者歌颂的功勋墙,既是上海工人阶级与城市共生共荣的生动注脚,也是传统篆刻艺术创新活力的鲜活见证,更让“爱岗敬业、甘于奉献”的劳模精神,在申城大地上化作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,为新征程上的奋斗者照亮前行之路。
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