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台价值几十万元的垃圾车,因为进口集成电路板的小小损坏,就要“趴窝”一周,怎么办?徐汇环卫公司晶汇分公司的“95后”机修工谢世辉说,“年轻人就得多钻研、敢动手”,他和同事大胆探索,仅用15元就修复了价值数万元的电路板,节约维修费用三万元,完美诠释了“小革新”带来的“大效益”——在“青春加速度·创新进行时”徐汇城投集团青年职工创新创效大赛上,青年职工们讲述了“小发明、小创造、小革新、小设计、小建议”创造大效益的生动故事。
大赛聚焦技术创新、管理创新、服务创新三大领域,设置了开发与建设类、城市服务与管理类、科技创新类、职能管理类等四大参赛类别。徐汇城投集团14家下属企业的18个青年团队踊跃参与,最终获得金奖的是汇胜水利工程公司的《一种底泥原位修复的装配式植生柔性沉排系统》项目。该项目运用专利技术,巧妙实现底泥原位修复与沉水植物的协同净化,显著提升水体清澈度与植物成活率,为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提供了高效、生态的解决方案,展现出巨大推广潜力。
从环卫车间的维修工钻研,到河道岸边的技术攻坚;从高层建筑外立面的无人机无损检测,到利用智能检漏仪快速锁定老旧房屋水管漏点;从中华老字号的数字化营销焕新,到孵化器内部流程的AI智能协同……获奖项目都扎根于青年职工最熟悉的岗位场景。一位担任大众评委的青年职工评价说:“这些项目最可贵的是‘接地气’,它们直接来源于一线实践,解决的是企业发展和服务市民中最具体、最迫切的问题。坐在下面,我感触最深的是,‘创新’不一定是高精尖,‘15块钱修好电路板’的智慧和担当对一线技术岗位来说,比任何理论都更有说服力和启发性。”这种务实创新的精神,正是“五小”活动生命力所在——它让创新不再是实验室的专属,而是每一位有心、有智、有担当的普通职工触手可及的行动。
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,是徐汇区各直属工会在深入推进“五小”群众性创新活动中的一次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实践。徐汇城投集团动员青年职工立足岗位发现问题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,将“岗位难题”巧妙转化为“创新课题”,有效激发了蕴藏在广大青年职工中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能。徐汇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更广泛地搭建形式多样的创新平台,持续完善创新成果的发现、培育、转化和激励机制,推动“五小”活动向常态化、制度化、长效化发展。
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